在建筑设计中,疏散楼梯是保障人员安全疏散的重要设施。合理设置疏散楼梯,对于防止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伤亡具有重要意义。小编将详细介绍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及相关规范。
1.标志设置:一般而言,每层楼梯至少应设置一个标志。对于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办公楼等,每层至少应设置两个疏散标志。标志的设置应遵循均匀分布、便于识别等原则。
2.标志材质与颜色:应急疏散标志的材质应选择耐候性好、耐磨、易于清洁的材料。标志的颜色应醒目,以便于人员在黑暗中快速识别。
1.扶手高度:楼梯扶手的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室外楼梯扶手高不应小于1.05m。
2.扶手栏杆:楼梯井宽度大于0.20m时,扶手栏杆的垂直杆件净空不应大于0.11m,以防儿童坠落。
3.楼梯平台净宽:楼梯平台净宽除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外,同时不得小于1.10m。
4.梯段宽度:梯段宽度在住宅设计中应满足使用需求,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1.扶手设置:公共楼梯至少应于单侧设置扶手。若梯段净宽能容纳3股人流,则两侧均需设扶手。
2.休息平台宽度:当梯段方向改变时,休息平台的最小宽度不得小于梯段净宽,且不应小于20m。若中间设有实体端,则扶手转向端的宽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楼梯的照明对于确保上下楼梯时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可以在楼梯踏步上安装隐藏式灯带,或者在楼梯顶部和底部设置吊灯、壁灯等,确保上下楼梯时有足够的光线。
在加装电梯时,必须确保乘梯人员能够顺畅地从候梯厅通向公共楼梯间进行疏散。对于采用半层停靠形式的电梯,楼梯间与候梯厅之间的洞口净尺寸应至少为9米×0米;若采用平层停靠,则应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
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应设置一个安全出口,工业建筑至少应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疏散宽度应根据建筑规模、人员密度等因素进行计算,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
遵守消防守则是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前提。严禁在消防通道上停车、在楼道堆放杂物、锁闭消防通道、将电动车带上楼充电等行为。
1.家居空间:木楼梯在家居空间中应用广泛,其温馨自然的风格为家庭营造一种舒适和谐的氛围。
2.公共场所:公共场所的疏散楼梯设计应充分考虑人员密集、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和规范对于保障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建筑设计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设计,确保疏散楼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