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圆盖,仪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地动仪是张衡发明的。张衡,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后人誉其为木圣或科圣。地动仪有八个方位,它们分别是南、西、东南、西南、西北,每个方位上均有含龙珠的龙头,在每个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地动仪是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中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传世杰作。地动仪有八个方位,他们分别是南、西、东南、西南、西北,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个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地动仪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一传世杰作。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当时利用这架仪器成功地测报了西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国的重视。
在东汉时期,地震频繁发生,张衡亲身体验了多次地震。张衡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长年研究,终于在公元132年发明了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地动仪的外表刻有篆文、山、龟、鸟、兽等图形,内部中央立着一根铜质的“都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道中安有“牙机”。地震仪是中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所发明的,他创造的地动仪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检测设备。张衡的地动仪设计精妙,具有八个方向指示,每个方向上都有龙头和对应的蟾蜍。当地震发生时,相应的龙口会释放出龙珠,掉入对应的蟾蜍口中,从而指示出地震的方向。张衡,东汉时期的一位杰出自然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他的发明名为候风地动仪,能够观测并记录地震。公元138年3月1日,这台仪器记录了发生在甘肃陇西的地震,距离当时洛阳千里之遥。尽管近代地震仪直到1880年才被制成,但其原理与张衡的候风地动仪基本相似。张衡,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和诗人,他在公元132年发明了地动仪,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地震检测仪器。地动仪的制作非常精巧,它是一个铜制的装置,外观类似酒樽,周围有八个龙头,分别指示不同的方向。
毕升(972年—1051年),生于淮南路蕲州蕲水县(今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北宋发明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升初为杭州书肆刻工,专事手工印刷,在印刷实践中,毕升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其法未及推行即卒。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家分别为:张衡、毕升、蔡杜诗。张衡:张衡南阳西鄂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发明家。在东汉时期担任郎侍中等职位。公元前132年在朝中做太史令的时候发明地动仪。这一伟大发明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人木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据说是唐代炼丹家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创了琉璜伏火法;指南针又名司南(同思南之意),相传是皇帝轩辕氏所做;活字印刷:北宋发明家毕升(?-约;造纸术,东汉蔡伦。中国四大发明的发明人是:蔡栾大、孙思邈、毕升。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造纸术:蔡伦。指南针:栾大(雏形),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具体人不详。火药:孙思邈。活字印刷术: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