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硬、执行力强
随着全球疫情的持续蔓延和世界经济的复苏不稳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稳定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将围绕这一问题,从多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在介绍“夯实‘三农’基本盘,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时表示,为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农业农村部制定了专门的实施意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重要抓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千万工程”是指通过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助于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从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025年“三农”工作要聚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重点实事。这些实事包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等。
通过实施这些实事,可以有效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具体措施包括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村电商等。
为了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
为了确保稳产保供,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细化部署今后一段时间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
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落细乡村全面振兴目标任务,对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
为了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
这是对“三农”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坚实基础。
我们要紧紧围绕“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这一问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