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联和红军长征的艰苦程度,普遍认为抗联的斗争更加艰难。主要原因之一是双方对手的实力对比。红军在长征中面对的是国军,虽然国军实力不容小觑,但与日军相比,差距显著。而且,部分国军将领与红军有联系,战斗中往往不会全力以赴。抗联更艰苦,而且抗联比红军长征艰苦太多了。第对手的实力差距过大。红军长征的对手是国军,国军战斗力远逊于日军,而且国军有许多人暗通红军,打起仗来互相放水。而抗联的对手是日军,日军的战斗力以及凶残程度远非国军能比,碰上了双方都是往死了打。第战略目标不一样。第三是八省游击战。1934年秋以后,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决策,南方各革命根据地的党政军领导机关率领主力红军实施战略转移,相继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其艰苦的斗争条件,远远大于为红军长征之时。抗日联军阵亡的有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李延禄、李光宇、夏云杰、李学福、陈荣汪亚臣、祁致中等3万余人,还涌现出“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著名女战斗英雄赵一曼。
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的雪山共有73座,这些雪山均为海拔4000米以上的垭口。在四川境内有67座,云南有3座,甘肃有3座。红军棚子雪山是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雪山,位于四川阿坝州茂文县境内的松坪沟,因红军搭建窝棚而得名。红军为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会合,翻越了红军棚子雪山。《翻越大雪山》讲的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翻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的故事。这篇课文首先介绍了夹金山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翻越大雪山即将面临的问题,接着写红军翻越大雪山时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红军将士互相关心、共同克服困难的经过,最后写红军战士翻越大雪山后高激动的心情。长征翻越了五座雪山,依次分别为夹金山(主峰海拔4950米,是中央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雪山),梦笔山(梦笔山垭口山顶海拔4047米),雅克夏山(海拔4443米),昌德山(海拔4283米),达古山(海拔4752米),是五座海拔4000米以上,位于世界屋脊,终年积雪的大雪山。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是四川夹金山。这座山是中国工农红军在万里长征中首次徒步翻越的大雪山。具体来说,1935年6月12日下午,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在团长王开湘和政委杨成武的领导下,经历了重重困难,最终成功从夹金山的南麓——硗碛乡一带翻越了这座山。
红军右路军过草地用了5天(8月21日——8月26日)。左路军大概是6天。大部队是七天。1935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和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率领的右路军进入草地。行军队列分左右两路,平行前进。左翼为林彪的红1军团,先行;继后是中央领导机红军大学等。右翼为徐向陈昌浩率领的红30军和红4军。红军在长征途中共经过了多个草地。右路军自8月21日至26日用了5天时间过草地,而左路军大约用了6天。大部队则是以七天为周期行进。1935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和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的右路军开始了草地的行军。草地是松潘大草地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红二方面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称此为“流窜”。红军长征的时候只过了一个草地,并不是草原,就是松潘草地。红军长征,简言之是指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
感谢您选择阅读本文。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请随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