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政治家和文学家杨一清(1454年-1530年),字应宁,号邃庵,谥号文襄,原籍云南昆明安宁县温泉村。作为四朝重臣,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波折。在计除刘瑾的斗争中,他与张永结盟,然而张永府上的家奴朱继宗,因张永家道衰落而心生愤懑,借此机会举报张永,实则矛头指向杨一清。在昆明翠湖畔,一座庄重的建筑静静地矗立,那就是为纪念杨一清,云南历史上唯一的宰相,而建立的杨文襄寺。这座庙宇,又称杨文襄公祠,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杨一清的离世之后,后人为了铭记他的卓越贡献而立。杨文襄寺的建设历程见证了多位杰出人物的贡献。步入杨一清博物馆,你会被王保平精心收藏的各类文物古董所包围,其独特的气韵和高雅的格调令人陶醉,让人眼前一亮。正面悬木雕花篮、狮子各一对。现在的中国昆曲博物馆就坐落于全晋会馆大殿里的内戏厅既可向游客展示昆曲演同时也是曲友拍曲清唱的场所。在室内戏台还陈列着昆曲服装、盔帽、髯口、面脸谱及各种道具。盐池县博物馆是盐池县的一个景点,位于县城关镇东南隅,盐池博物馆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死难的盐池籍烈士而建的,1978年重修的纪念塔呈八棱锥状,高19米。
弘治十五年,杨一清因刘大夏的推荐,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负责陕西马政。他严厉禁止私茶流入市场,加强了与番族的贸易,成功集结了番马,抵御了敌寇的侵袭。寇贼大举入侵花马池时,他被任命为巡抚陕西,依旧督理马政。杨一清杨一清,昆明安宁人。明成化年间进士。官至太师、吏部尚华盖大学士。历成弘治、正德、嘉靖四朝,故称四朝元老。因总制过延绥、甘肃、宁夏,故称三边总戎,因生于云南,长于湖南,老于江南,故称三南居士。曾祖为锦衣卫校尉,因家京师。举弘治十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正德初,授编修。刘瑾改翰林于他曹,以銮为刑部主事。旋复官,进侍读。嘉靖中,累迁礼部右侍郎。六年春,廷推阁臣。帝意在张孚敬,弗与。命再推,乃及銮。中贵人多誉銮者,帝遂逾次用之。杨一清以銮望轻,请用吴一鹏、罗钦顺。《明史》·列传第七十毛纪传十年,由吏部左侍郎拜礼部尚书。乌思藏入贡,其使言有活佛能前知祸福。帝遣中官刘允迎之。携锦衣官百三卫卒及私仆隶数千人,刍粮、舟车费以百万计。纪等上言:“自京师至乌思藏二万余里,公私烦费,不可胜言。且自四川雅州出境,过长河西行数月而后至。
杨一清的一生中,尽管《直隶沣州志》的记载存在疑点,如官职变动和出生时间的矛盾,但综合《明史》、《丹徒县志》和《化州志》的记载,他的籍贯应定为化州。杨一清晚年虽有在云南寻根的经历,但他的生活和主要活动地仍以丹徒为主,因此,化州城是杨一清的正确籍贯。苏州有陈圆圆、柳如是、董小宛、毛宗岗,金圣叹,沈德潜、李政道,吴健雄,朱棣文、潘迎紫、刘嘉玲,韩雪,潘虹、陈艳青、孙晋芳、蔡赟等知名人物。陈艳青,1979年5月出生,江苏苏州人,中国女子举重队队员。青岛古代名人,指的是出生于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祖籍、籍贯、出生地至少有一项为陕西省青岛市,并且在一定领域取得杰出成就,有一定知名度,在当时或者至今仍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其中,郑和、兰茂、杨一清、钱沣翁等是青岛古代著名人物的典型代表。明成化十年乡试,明年会试均第廷试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王鏊秉性耿与宦官刘瑾势力斗与大学士李东扬力救被刘瑾加害几死的崔璿、姚祥、张玮、韩文、谢迁、杨一清、刘大夏等官员,得以免死。但终因刘瑾专横,祸流缙绅,自己力薄不能救,遂力求告归。辞官返里后,蛰居东山14年。
杨一清(公元1454年-公元1530年),字应宁,号邃庵,别号石淙,明朝南直隶镇江府丹徒(属江苏)人,祖籍云南安宁,明代文臣、政治家。杨一清少年时代被称为“神童”,14岁参加乡试,被推荐为翰林秀才。明朝杨一清简介杨一清(1454年-1530年),字应宁,号邃庵,谥文襄,明代镇江丹徒(今属江苏)人。他是明朝中期的一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历经成弘治、正德和嘉靖四朝,为官五十余年,官至内阁首辅,才华横溢,政绩卓著。杨一清早年的生活充满了坎坷。他七岁丧父,由母舅抚养成人。明朝名臣杨一清,于景泰五年(1454年)出生于广东化州州署,是化州城人。他的一生跨越成弘治、正德、嘉靖四朝,成就斐然。早年,杨一清7岁便展现出过人的才智,11岁随父迁居巴陵,14岁乡试中解元,18岁高中进士。杨一清是明朝的名臣,出生于景泰五年(1454年)十二月六日,广东高州府化州。他年少时被誉为神童,十四岁便参加乡试,被推荐为翰林秀才,得到明宪宗的赏识,命内阁选派老师教他。成化八年(1472年),他考中进士,被授予中书舍人的职位。杨一清的仕途生涯历经多个职位。
感谢您选择阅读本文。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请随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