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石,原名白增锐,于1915年诞生在北京,开启了他丰富的艺术生涯。早期,他投身于绘画学习,1932年师从花鸟画家赵梦朱,专攻没骨花鸟画,积累了深厚的艺术基础。随后,他又在1935年师从梁树年,转而研习山水画,这一领域的探索成为他艺术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通过白雪石大师的画笔,观众可以领略到中国山水的千变万化,深入理解中国水墨画的深厚画理和独特风情。每一幅画都是他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情诠释,展现出中国画的韵味与魅力。这本新作选集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更是对白雪石艺术生涯的一次深度回顾。这是一本关于白雪石山水画新作的图书,由天津杨柳青画社首次出版,于2006年6月1日发行。它被收录在《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中,为读者带来了一系列精美的艺术作品。该书采用平装版本,共28页的内容,特别设计为4开本,方便观赏和收藏。白雪石早年师从宋元山水画,受北派山水影响深远,画风清健俊朗,讲究严整明净。在新中国成立后,他更加注重写生,将传统山水画技法与自然真实结合,通过带学生实地写生,教学相长,使传统技法在自然中得以丰富和提升。
白雪石(1915—,原名增锐,斋号何须斋;1915年生于北京;自幼习画,早年师从赵梦朱、梁树年,研习没骨花鸟和山水画,传统功力深厚。1933年加入“湖社”。1959-1964年曾任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及北京艺术学院讲师。1964-1984年先后担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15年,诞生于北京的白雪石先生,以“雪石”为号,投身于山水画的学习之中,常在故宫临摹古画。1936年,他的艺术才华首次在联合展览中崭露头角。从1941年到1964年,他频繁举办个人画展,创作工笔山水和花鸟画,积极参与学术活动,教学并探索现实主义艺术表达。白雪石以真诚的艺术家之心,坚持创新,不拘泥于陈旧的绘画语言和形式,为中国民族绘画的创新与革新贡献了独特的道路,被誉为“京派新山水”的代表人物。他以山水画表达了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人文情怀,强调主观立意与客观世界的交融,追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境界。白雪石(112-,男,斋号何须斋,北京市人,自幼习画,早年师从赵梦朱,后拜梁树年为师,1937-1948年期间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同时参加湖社画会和中国画研究会;后执教于北京师范学院、北京艺术学院,后在中央工艺美院任教,还兼北京山水画研究会会长。
本书精选了他在艺术探索中的珍贵瞬间,那些在旅途中捕捉到的风景,以及他在日常艺术生活中积累的点滴,每一幅都像一幅小型的艺术珍品,精细入微,生动活泼,蕴含丰富的艺术内涵。通过白雪石大师的画笔,观众可以领略到中国山水的千变万化,深入理解中国水墨画的深厚画理和独特风情。并出版有专著《中国画技法》,与孙其峰、黄均合著的《国画技法》。作者:白雪石绘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6-1版次:1页数:62内容简介雪石先生是我国当代绘画艺术领域成就卓著的具有创造性业绩的大家。白雪石的艺术风格以山水画为主,尤其在黄山、泰山和桂林等风景的描绘中,他赋予了无尽的灵性和活力。他的作品中,石线、表花和墨色的运用巧妙地营造出青山绿水的清新俊逸与朴秀多姿。白雪石先生早年学山水临习宋元,受北派山水影响较深,画风清健俊朗,严整明净。建国后开始注重写生,补上深入自然、反映生活这一课。由于教学需要,他常带学生到山区写生,教学相长,使传统山水程式技法在自然真实面目中得到印证和补充。
感谢您阅读本文!如果您对我们的内容感兴趣,请订阅我们的邮件列表,获取更多相关信息。